怎樣生小孩最省錢?(生產前的各項準備分析)

迎接新生命需要不少的準備,如果說生小孩會花不少錢的話,倒不如說很多新手爸媽因為沒有經驗,所以像我也是花了不少冤枉錢、走冤枉路。所以在此分享個人的經驗,尤其給新手爸媽們一些建議,希望大家更可以把錢花在刀口上,省下的錢可以做其他更好的規劃。

生產醫院很重要

查訪住家附近的各醫院、婦幼醫院或婦產科診所有關生小孩的各項費用和優惠,因為每家醫院的收費和服務都不同,所以就顯得這十分重要。

比方說,我家附近就有間地區型大型醫療機構,其中的婦產科也都具有口碑;不過我卻選擇到比較遠一點的婦幼醫院,雖然有人說婦幼醫院的設備不夠完整 (萬一出意外有生命危險還是得送到大醫院去),但因為該婦幼醫院不僅口碑也極佳之外,產婦還可以免支付額外費用就住在單人房 (但必須加購術後止痛)。光是這點差異就極大,在一般醫院生產的大嫂就提到,一般健保的病房是兩人一間,不過孕婦在生產後通常都極需要休息,但卻常因為受到同病房的媽媽、嬰兒或是家屬的聲響而受到影響,隱密性也比較差,這時候如果可以住在單人病房的話,對孕婦、嬰兒、家人來說,都會比較安心舒適,也可以更放心的休息。女王正好是剖腹產,所以住比較多天,如果要指定住單人病房則要另外支付 6000 元,換句話說找對醫院就可以多賺好幾千元了。

此外,大型醫院我 "聽說" 並不是每次產檢都會做超音波,但我去的婦幼醫院不僅每次產檢都會做超音波,而且每次至少列印出一兩張照片 (含胎兒的身高體重等數據) 給我們,而且還將每次超音波的畫面錄影集合在一張 DVD 裡,產後免費送給我們。我想,這樣的服務其實成本並不高,但對父母來說這樣的影片可謂 "無價"。而周遭的朋友所去的婦產醫院並非都有這樣的服務,所以有這樣需求的父母,恐怕事前就得先打聽好哪家醫院會有這樣的服務。

另一點是,有的醫院會推行所謂的 "母嬰同室",至於母嬰同室的優缺點我在此先不多說 (請自行爬文),而有的醫院會針對 12H 或 24H 母嬰同室有不同的優惠。以本次女王的生產經驗來說,我們傻傻地選擇很累人的 24H 母嬰同室 (當時有那麼點後悔應該 12H 母嬰同室就好了),但事後在結帳時才發現,24H 母嬰同室不僅嬰兒部分的費用打八折 (嬰兒費用 4500元打折後是3600元) 外,還多送一箱的NB尿布-共192片 (市價950元左右),而12H母嬰同室則沒有送尿布 (打多少折我不知道),所以選擇24H母嬰同室就省了將近2000元。但是要先聲明,24H母嬰同室尤其對媽媽來說,是相當相當的辛苦。所以如果丈夫沒有辦法連續請假的話,建議還是不要選擇24H母嬰同室,否則媽媽很有可能無法有充分的休息。

另外,就是我覺得重要的檢查應該都要做,但紀念價值高於醫療的 3D 或 4D 的超音波可以不用做,尤其還是醫生的經驗和技術比這些都還重要。至於是否要做高層次超音波,則可以和醫生討論,經濟可當然還是做會比較好,但我想主要還是要看個人的意願了。

保險很重要

以下摘自被告怕了!台灣婦產科醫師遭集體「殲滅」
懷孕生產本身伴隨了許多風險,一直都是婦女所面臨的重要關卡,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孕婦死亡率高達850人/每十萬名活產,亦即每十萬名活產會有850位孕婦死亡。經過無數婦產科醫師的努力,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從1957年的125.9人/每十萬名活產,下降至2011年的5人/每十萬名活產。台灣的孕婦死亡率已經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不過,如今婦產科醫師的處境卻是每況愈下,全台灣368個鄉鎮市區中已有超過六成找不到婦產科醫師替人接生。
雖然孕婦死亡率降到極低,但是不代表生產就不會發生意外,婦產科醫生的銳減我想可以作為 "生產也是會有不少醫療意外的產生" 的依據,所以需要保險來轉嫁風險。

保險不僅要保媽媽、也要保新生兒,然而透過許多的醫療糾紛和新聞可以發現,你永遠不知道你生出來會不會跟產前超音波看起來的一樣健康。如果有保險,就可以分攤掉這個風險,更不用說萬一要剖腹產時、或是需要額外的醫療行為時,也不用擔心會有吃不消的額外費用會產生 (甚至還可以賺錢)。

雖然說人壽保險的商品有很多種,但能保障到 "媽媽+新生兒" 的保險並不多,印象中除了三商美邦的 "珍愛女人"和"婦女與嬰兒保險"以外,就只有紐約人壽的 "媽咪寶貝"和國泰人壽的"新俏媽咪養老保險+新乖寶貝健康保險附約"。

不過這樣的保險保費其實很高 (媽媽生產和新生兒疾病的風險高,所以保費也高),但生產也是一種突發狀況頗多的行為、且同時涉及媽媽和新生兒兩人的生命安全,萬一怎樣真的很有可能會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所以個人認為保險經濟允許的話最好投保,以分散可能遇到風險,不過由於人壽保險頗為複雜,還是建議多多諮詢這方面的專家或保險經紀人。

多參加媽媽教室

雖然基本上媽媽教室的背後也是有它的商業利益,比方說你事後會常收到沒有接觸過的公司DM、或是接到推銷嬰兒用品的電話、簡訊和EMAIL,但除此之外我還是滿建議多參加各式各樣的媽媽教室。以我跟女王為例,每個禮拜都去參加媽媽教室,共參加了十一個禮拜也參加了十一場的媽媽教室。
  1. 輕鬆懷孕、胎教方法、何時入院待產、產後自我照顧。主辦:婦幼醫院
  2. 聰明胎教新體驗~優生媽媽A+紓壓瑜珈、孕期及嬰幼兒營養新觀念、臨盆一腳,怎麼生才好-自然生產與剖腹生產 。主辦:優生媽媽教室
  3. 如何預防早產、一人兩人補-孕期如何吃的健康又營養 。主辦:亞培媽媽教室 
  4. 孕育高EQ、IQ寶寶十大要點,認識產兆,新型幼兒疫苗介紹 。主辦:婦幼醫院 
  5. 產前、產後生理及心理保健需知,新生兒照顧 。主辦:惠氏 S-26 媽媽教室  
  6. 如何健康做月子、嬰幼兒營養新觀念及有獎徵答 。主辦:美強生媽媽教室 
  7. 懷孕初中末期營養、幹細胞增生-守護您一生 。主辦:明治乳業媽媽教室  
  8. 擺脫惱人過敏症狀-認識過敏、預防與改善(食物性、體質性、吸入性過敏) 。主辦:媽媽餵母乳教室 
  9. 產檢魔法書、過敏媽媽&過敏寶寶 。主辦:亞培媽媽教室 
  10. 愛的呵護溫柔生產、小兒健檢面面觀 。主辦:惠氏 S-26 媽媽教室  
  11. 產後正確的中醫調理、把牛奶還給小牛(母乳哺餵)  。主辦:婦幼醫院 
參加媽媽教室,不僅可以吸收有關如何照顧新生兒的知識,你也未必要跟主辦或協辦單位消費,而且通常他們的服務態度都很好、也不會有強迫推銷的情況發生。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出席媽媽教室都會有很多的小贈品,大多都是未來多少會用到的東西,運氣好還可以抽中比較大的獎品。以下是參加的十場媽媽教室所得到的戰利品:
尿布6片、施巴泡泡浴3包、施巴乳液3包、乳液4包、2包乳液、COMBI 產品3包、兩盒嬰兒用棉花棒、兩個NAC香皂、防溢乳墊8包、防漏尿保潔墊6包、母乳儲存袋6個、小手套3雙、小襪子1雙、小方巾10條、棉質圍兜4條,橡膠圍兜1個、一盒紗布紙巾、濕紙巾五包、學步玩具一組。
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倒是會建議留假電話、或是產後換個手機號碼,因為事後有些推銷業者真的是非常的鍥而不捨、挺煩人的 (希望未來如果個資法嚴厲執行的話,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物品的準備

為了準備迎接新生命,要準備的東西當然很多,但最省錢的作法就是用其他人用過的二手物品。我想,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都會有個迷思 "東西要買新的",然而對有經驗的父母來說,反而會覺得這些東西都是暫時的,自己用不到的東西也常常借別人用,所以就算用別人用過的也無妨。我想,"新生兒穿其他小孩穿過的衣服會比較好帶,只要出院時穿一套新的就可以了" 的這個說法,我想應該也是鼓勵爸媽儘量使用二手物品所流傳下來的一套說法。

也建議新手父母們要在事前就找好住家附近哪邊有賣比較便宜的嬰兒用品 (尤其是奶粉和尿布),通常來說連鎖藥局賣的會比量販店還要便宜。

有很多東西的使用都只是階段性的,比方說紗布衣,大概穿沒幾個月就穿不下了;包巾即使你買最大條的,過沒幾個月也包不起來了;消毒鍋大概也只要使用到六個月;

1. 可以借、且必須要有的物品有:(借不到就得買新的或二手的了)
  • 紗布衣:
    新生兒真的長大的很快,紗布衣沒多久就會穿不下了,能夠借到的話建議都用借的。
  • 包巾/大方巾:
    和紗布衣類似的情況,那就是沒多久就發現包巾包不起來了, 建議也是能借的話就用借的,或是也可以用比較方形的浴巾來代替。
  • 安全座椅/提籃:
    如果您有車,而新生兒難免出門看醫生(健兒門診)和打預防針,那麼當然是開車會比較舒服和安全,也強烈建議準備一張安全座椅或提籃,以防萬一。除了可以用借得以外,網路上也可以用租的,當然長期租下來的錢比買一張全新的還貴,但是其實新生兒出去的機會並不多,如果您用到的機會並不多,或許也可以考慮用租的。而我自己也整理出一套最安全又省錢的提籃及安全座椅的搭配方式,可參考我部落格中的另一篇文章 (連結)。
  • 烘乾消毒鍋:
    護士說,所有寶寶進食會碰到的所有東西通通都要消毒 (起碼六個月),包含奶瓶、奶嘴、吸乳器、固齒器等,都會需要消毒。消毒的方式也有幾種,也各有優缺點。可烘乾的蒸氣消毒鍋是我認為在各種消毒方式中最保險、安全、省錢的方式,也比較便宜(蒸氣烘乾消毒鍋賣家約1600~1900、沒有烘乾功能的不到一千元;紫外線要將近三千元)。但因為消毒鍋大概只用到六個月,所以能借到的話最好了。另外,蒸汽消毒鍋在乾燥的冬天也可以拿來當加濕器用。我自己買的烘乾消毒過是優生的,可參考部落格中的另一篇文章 (連結)。
  • 奶瓶/奶嘴:
    奶瓶我的建議是買玻璃的,原因為它不僅便宜、紫外線或蒸氣或水煮無論怎樣消毒也不用擔心,只要你不打破它,幾乎可以使用一輩子,而且其實也不會很貴 (我家的玻璃奶瓶一個才60元)。這時如果有人有用不到的玻璃奶瓶,借來使用的顧慮也就會少很多 (不用擔心塑膠奶瓶的成分,或是會塑膠老化、易殘留奶垢不易清洗、容易刮傷、不用擔心有甚麼化學變化等等的問題)。雖然玻璃的比較重且有可能摔破,但新生兒根本也沒有力氣拿起奶瓶,所以拿奶瓶的人還不是都是成人,像我家共打破兩個玻璃奶瓶,都是大人不小心摔破的。等寶寶大一些,有力氣拿穩玻璃奶瓶時,也已經開始吃副食品了,到時候喝奶的次數自然就會少很多了。奶嘴的部分也是看情況再購買、汰換就好了。奶瓶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擠奶時拿來暫時的儲存母奶的 (就算不餵母奶倒掉也太浪費了),另外也可以拿來熱敷、冰敷或按摩乳房,所以基本上這是一定會用到的東西。
    不過,與奶瓶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奶嘴,因為有的寶寶會挑奶嘴,或是容易脹氣等問題,所以奶嘴的挑選有可能很容易、有可能很困難。建議可以的話,在購買前先讓小孩試過沒問題,不能試的話,可能就只買一組的奶瓶奶嘴,試過沒問題且有需要的時候在添購就可以了 (2012年3月27日更新)。
2. 必須需要替新生兒或媽媽買的東西有 (買新的):
  • NB 尿布:
    其他尺寸也不須多買,NB的用完再買就好了 (除非大量購買有更多的優惠)。尿布基本上愈大的愈貴,所以看寶寶的情況,在舒服不要太緊的前提下,愈晚換大的尿布愈省錢。而我原本以為量販賣場的尿布最便宜,還傻傻地在量販店買了不少尿布後才發現,原來最便宜的尿布是在連鎖藥局!
  • 植物性爽身粉: 
    新生兒的屁股實在太嫩了,胎便似乎又比較毒,換尿布的頻率稍微不夠,馬上就會紅屁股。我和女王換尿布已經換到手軟了,沒想到幾天後還是給他紅屁股了 (看了實在很心疼)。這時除了勤換尿布之外,就只能多使用多多爽身粉了,可以稍微的隔離尿液和糞便 (我看醫院護理人員使用很貴的EVE舒摩兒爽身粉,都是用撒的,使用量相當驚人)。而醫院護理人員也會建議不要購買一般的爽身粉,因為其中的滑石粉/石灰粉成分對人體有害,所以建議買植物性 (100%玉米粉、不含滑石粉) 的爽身粉。不過也有另外一派的說法,認為嬰兒根本就不該使用爽身粉...
  • 濕紙巾:
    新生兒擦便便使用的。不過濕紙巾可以不用買太多,不夠再買就好了,因為之後等寶寶大點了以後,大多可以用衛生紙稍微擦一下之後就用水洗屁屁,不僅比較乾淨、也比較不傷寶寶的皮膚、也省錢。
  • 耳溫槍:(可以用很久)
    如果你家裏沒有的話,應該準備一支,因為小孩一歲以後可能會經常生必感冒、大人也可以用,所以很建議買一支好點的可以全家長久使用。有的耳溫槍有特殊功能,例如可以記錄測量溫度和時間,或是也可以拿來測量物體的溫度,都還算是實用的功能,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參考。
  • 哺乳內衣:
    基本上除非媽媽一生產完就打退奶針,不然應該都會遇到脹奶的問題 (醫生說的)。雖然我想很多媽媽可能希望連內衣都可以不用穿,但有時候就是會穿到 (比方說有訪客時),這時候如果能事前就購買好一兩套尺寸比較大且舒服柔軟的哺乳內衣 (沒有鋼絲的),就可以大大減輕媽媽的痛苦和麻煩,也可以塞防溢乳墊進去,就不用一直擔心奶會到處漏、到處滴了。像我就是臨時再去買,只買到有鋼絲的,結過女王穿了更不舒服,反而浪費錢。
  • 嬰兒棉花棒:大多是用來清新生兒的耳朵和肚臍,也是只要買一些就好了不夠再買就好了。
  • 奶瓶刷:
    會用到奶瓶,當然也會需要奶瓶刷了,否則瓶口那麼小,以成人來說怎麼可能洗的到裡面。由於奶瓶刷頗容易發黃、發霉,建議就買新的了,最好也另外準備小寶寶專用、不要與其他廚具共用的海綿。我個人買的是可換海綿的奶瓶刷,大概每半年換一次海綿。
  • 熱水快煮壺:(可以用很久)
    新生兒無論是要溫母奶、或是要泡牛奶、或是之後要喝白開水等,都會需要使用熱水。很多家庭都會準備熱水瓶。熱水瓶雖然可以把水維持在恆溫,但熱水瓶不僅不便宜 (一千至四千元都有)、也頗為耗電 (煮水耗電約 700W、保溫約耗電 35W),其實會使用到的熱水並不很多,24小時的消耗 35W 電力去保溫實在是有點浪費 (估計光是保溫每個月的電費約55元,而煮水的電費/電量應該和快煮壺差不多)。快煮壺不僅便宜 (約一兩千元)、但煮水速度快、時間短 (煮水耗電約1500W),每次只需要溫夠用的熱水 (500cc的冷水加熱到燙口只花不到30秒),剩餘的熱水可以倒近真空保溫壺中留著使用。這樣一來,不僅省錢省電、速度也夠快。如果是用瓦斯爐,能否省錢我不知道,但不僅煮水速度慢、光是點火的聲音就會吵到嬰兒了。
3. 常見、但非絕對必要,可到事後視情況才準備的東西:
  • 澡盆與浴網:基本上,浴網 (約兩三百元) 得搭配某些特定款式的浴盆才能使用,而且這些浴盆還通常都賣得比較貴 (約五六百元),不過我不知道這些,所以我買了比較便宜的 IKEA 浴盆 (才三百元),才發現它不太能互相搭配我買的浴網,不過很勉強的是可以使用,使用的感覺是...很難用,尤其醫院都會教怎樣幫嬰兒洗澡,卻沒有教怎樣用浴網,再加上嬰兒體重其實都很輕,所以這浴網用了兩次就從沒有用過了。所以浴網這個東西,是非必要的,但浴盆就要看您家裡是否有適合的地方洗澡或是大臉盆了 (結婚的時候長輩堅持家裡必須要有個大大的紅色臉盆、底部還有鳳的圖案),沒有的話在買就可以了。而如果確定只要浴盆的話,IKEA 的浴盆堪稱便宜又好用。
  • 安撫奶嘴:跟是否使用安撫奶嘴一樣,一直以來就有爭議,所以可以先不買到時候再看狀況要不要買。
  • 固齒器:
    雖然說固齒器的功用是訓練咀嚼能力,同達到按摩牙齦,但我家的小金虎一咬到固齒器,就會有點歇斯底里的越咬越起勁、越來越激動,到後來反而會欲罷不能的哭鬧。原本以為是固齒器的問題,換了幾款狀況都一樣,所以之後我乾脆都不要給他了,也沒事,所以我認為固齒器也應該不是絕對必要準備的項目。
  • 爽身粉粉撲:
    這個也是非必需品、且也是消耗品,建議有需要買在買就好了,不要像我一樣笨笨的先買幾個起來,結果用不完。
  • 嬰兒推車:好處是不用抱小孩、車上也可以放許多其他的物品,但缺點是萬一小孩不願意坐,情況就會變得更麻煩。我覺得這個真的是要看小孩,家裡的小金虎非常好動,從開始會走路以後,基本上不願意乖乖地坐在推車上,所以平時並不會推車出去,尤其一個人的時候。而我個人算是滿會抱小孩的,邊抱便走路一兩小時也OK,所以我覺得要不要買推車可以看狀況,畢竟買起來也是挺貴的,從幾千到幾萬元的都有。
  • 外出背帶/背巾:家裡有一個背巾和一個背帶,都只個使用過一次,原本是怕女王手痠,背巾可以減輕女王的負擔;而背帶背小金虎外出、爬山。但實際上使用的次數真的有限,主要是小孩不想待在背巾或背袋裡面,且背久了說實在的也不怎麼舒適、也怕寶寶會覺得太緊太逼會不舒服,所以後來還是直接手抱比較快和方便 (當然要有一定的臂力就是了)。而無論背巾或背帶,也都只是階段性的物品。以背帶來說,大多只能使用到9~15公斤;市面上常見的媽媽餵背巾,據官方測試負重高達 50 公斤,只是我想應該沒有人會願意這樣背這麼重的小孩出門了。
  • 奶粉:
    視媽媽有沒有母乳再來買就好了,個人比較重視乳源,所以比較不建議購買二線品牌的奶粉。女王餵了一年的母乳,所以是直到小金虎一歲大的時候才開始買奶粉、六個月大時開始買米麥精的。購買前也是先打聽哪邊最便宜,像我都是在連鎖藥局買的,因為流通大可以買到比較新鮮的奶粉外,通常也都會有其他優惠,比方說買兩罐送一個玩具 (可以省一點玩具錢),買六罐送一罐或是買12罐送一罐等等促銷。
  • 吸鼻器:這個我個人有慘痛的經驗,請詳見我部落格中的另一篇文章 (連結)。
  • 母乳設備:照醫生的說法,每位媽媽都是有母奶的!當然有的人選擇退奶、有的選擇親餵、手擠、手動吸乳器或電動吸乳器。只是既然母奶最天然、對寶寶最好、又省錢,當然以餵母奶為優先 (但是媽媽會很辛苦)。而就以擠母奶的效率來說,最高的是寶寶吸、然後才是吸乳器、最後才是手擠;但若論通乳腺的話,其實最強的還是手 (醫生也證實這個說法)、其次是寶寶吸、最後才是吸乳器。
    根據統計,母乳哺餵的時間平均只有六個月不到 (詳細資料),所以吸乳器也是階段性的東西,也不便宜,有預算考量者,除了可以先用手擠和寶寶親餵先頂著以外,視情況有需要時再來買吸乳器就可以了,但建議生產前就醫定要先找好附近哪邊有比較適合、便宜的店家,像我就是事前沒有做功課,深夜很慌張地殺去最近的連鎖藥局買,結果其實附近更近的地方就有在賣了、且比我買到的價錢便宜了一千多元,事後想想這樣真的挺蠢的。
    另外,如果想省錢的話建議可以租、借或買人家二手的,但前提是吸乳器的結構需要是簡單、易清理、好消毒的,才租借或買二手的。比方說,有的電動吸乳器會有不少塑膠管,這些管子相當不好清洗和消毒、如使用紫外線消毒也會使得管線老化,個人建議這樣的吸乳器就不要使用二手的了。而如果是結構簡單好清洗和消毒的 (比方說 AVENT 的),就比較沒有衛生方面的問題。而搭配母乳的配備相當多,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消毒鍋之外,可能還會要有母奶儲存的問題,也需要一併考慮進去。
    另外,也建議可以的話讓母乳維持在供需平衡的狀態。像女王就是供過於需,這樣一來不僅浪費時間和力氣擠 (手真的非常酸)、還要多花錢買儲存杯、集乳袋來儲存母奶,冰箱也需要更多的空間和電力來冷凍儲存這些母奶。
申請各項補助

常見的補助有"各縣市鄉鎮市公所 (戶籍所在地) 的生育給付或生育津貼"約五千元、"勞保局的生育給付"約三萬元等,而這寫我已經在另一篇文章中做詳細整理了 (連結),在此就不重複。但是各縣市政府的規定也會改變,建議還是生產前再次確認當年度最新的資訊。

其他

1. 停掉家裡的第四台吧!
既然電視的聲光對新生兒不好、也怕幼童迷上電視、重點是根本沒甚麼時間可以看電視,乾脆就把第四台停了,改看免錢的數位電視,一個月又可以省五六百元。建議改裝數位電視 (免費),或是目前很流行的壹網樂 (他也有0月租的方案),不過前提是家中要有寬頻網路。尤其是壹網樂,隨選視訊、要看就看說停就停,滿適合需要全天不分日夜時間照顧小孩的父母們,或著也可以參考我的第四台關箱文

2. 買隻便宜 ANDROID 智慧型手機吧!
如果家中無線基地台的話、且還沒有購買智慧型手機的話,倒是挺建議換一隻ANDROID手機。目前有些不錯的 ANDROID 手機空機價已經降到五六千元左右就可以買到有無線網路、有高畫質錄影、五百萬畫素自動對焦相機等功能的手機。比方說 SonyEricsson Xperia mini 目前空機價只要五千出頭 (缺點是螢幕稍小),價錢也還會不斷的往下降。而價格更高的 SonyEricsson Xperia mini pro、SonyEricsson Xperia neo V 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女王和我買的就是 SonyEricsson Xperia mini 和 mini pro,手機相關介紹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開箱!Sony Ericsson Xperia mini + mini pro 使用經驗與差異"。

而有了這樣的手機,爸媽就可以隨時的瀏覽網頁 (有育兒問題時可以隨時上網查),可以安裝各種有關育兒的免費 APP,比方說有各種可以安撫嬰兒的音效 (比方說有吹風機、刮鬍刀、風聲、雨聲、海浪聲等),睡眠音樂、字卡、動物圖片和叫聲等。另外,也可以利用手機與他人進行無聲的溝通 (簡訊、LINE、EMAIL等),避免影響小孩的睡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可以錄影、拍照來隨時記錄小孩的成長過程。

另外一個優點是,就我而言,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可以省錢,由於使用了網路代替電話通訊,我和女王的手機費用已經由以前每個月五百多元,降到只剩下不到兩百元。

結論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類的醫學已經相當發達了,但是很多有關育兒方面,有太多的方法、想法、做法和觀念是有著很大的意見分歧 (例如:親密育兒 VS 百歲醫生),比方說要不要用爽身粉、安撫奶嘴、學步車、黃疸要不要用紅包袋等,眾說紛紜。我的想法是,這背後代表的是育兒真的是件很複雜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沒有一定的是非對錯,就連目前的醫療科學也無法解釋和釐清;親朋好友的方法和意見都很多,就連同一間醫院的護士看法也不同。

記得女王剛剖腹完沒幾天,有護士建議把嬰兒放在媽媽身邊,這樣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媽媽也可以隨時試著親餵來增加母乳量;沒多久另一位護士進來檢查女王的狀況,看到寶寶就睡在女王身邊,就說不要讓寶寶睡在媽媽旁邊,這樣會很依賴媽媽,以後會整天都黏著媽媽,所以護士就把嬰兒抱起來放在嬰兒推車上。你說,要是你,你會怎樣做?我看怎樣做都有人有意見!

所以,而以上是我個人一年多來的經驗和看法,未必適合每一位寶寶和爸媽,我也只有一次的經驗,所以不敢說我說的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但總之可以提出來給大家做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新手爸媽們。

[2016年4月24日更新]
又將準備迎接新生命,大部分的東西都可以沿用,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我認為有幾樣用品是很值得添購的:

DC電風扇:

其實我精算過,如果只是為了省電而換風扇,是絕對划不來的,大概要使用近十年才會回本,但我還是很建議買DC風扇,但主要原因不是為了要省電,而是DC風扇通常可以做到多段的風量,最小的風量可以小到你幾乎不察覺風的存在、不會讓你吹久了覺得不舒服,夏天直接讓嬰兒吹電扇也不用擔心;而傳統的AC電扇的最小風量其實都很大,大到你必須吹往別處還是會擔心小孩受到風寒,而且低噪音、灰塵累積的速度也會減慢。

小米智慧手環:

以照顧新生兒來說,智慧手環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在不吵到小孩的情況下,以震動的風勢通知你有來電是訊息。之所以推薦小米也是因為它最便宜,不需要買到500多元可以測心跳的光感版,買300多元一般版本的就可以符合需求了。

小米隨身風扇 + 小米隨身燈 + 小米行動電源:

小米的產品都不貴,小米行動電源的CP質高應該是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的了。而照顧小孩通常會遇到食物太熱的問題,這個時候小米隨身風扇就變得很好用,大人不需要吹的面紅耳赤;萬一有時候在外太熱時也可以暫時舒緩一下。LED隨身燈因為光源不是擴散型的,無論是插在行動電源上看書、或是插在筆電上打字,都很適合在嬰兒睡覺時滿適合使用。

留言

  1. ㄏ~你真是細心的拔拔~實在是少數阿~~小妹我也剛生完,從還沒生之前就看了你寫的東西,這篇寫的真好~~雖然我也是精打細算的媽媽~不過,還是有些購物是多餘的,像是不要先買好備用奶嘴~有時候,BABY是會挑奶瓶奶嘴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是很感謝您的肯定!

      不過就像你說的,雖然我也自認滿精打細算的,但或許是因為新手父母的關係,到最後家裡還多了許多多買的育兒物資。而網路上雖然有很多人分享新生兒應該要準備的東西,但通常都鉅細靡遺,似乎東西永遠都準備不完、每樣東西都很重要的感覺,才會有感而發的發表這篇文章,把很重要的東西跟重要但不需要預先準備的東西分開列出來,希望能造福更多的新手爸媽們,節省不必要的浪費,可以把育兒基金更花在刀口上。

      不過我倒是真的漏了寫奶嘴的部分,謝謝您的提醒,晚點補上來。

      刪除
  2. 您的文章分享的好詳細哦,真是細心又體貼的老公,我也希望我先生可以像您這樣。另,請問您所說單人病房不用額外支付費用,是指台北市聯合市立婦幼醫院嗎? 因為網路上的媽媽都說要加二千吶~可以再說明一下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您客氣了,為母則強,為父則...小氣^^,相信您的先生也會變得和我一樣仔細謹慎的。

      單人病房其實您可能要去每家詢問或網路搜尋看看,因為的確單人房照理來說是應該加價的,不過我去的醫院(宏其婦幼醫院)確實是不加價的(但必須加"術後止痛",可是我們本來就要術後止痛所以也沒差)。上面的文章我忘記提到這點,所以我也已經加註上去了。

      我不知道有沒有其他醫院是這樣運作的,所以您可能要去打聽一下。

      刪除
  3. 謝謝拔拔的分享~非常實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您的肯定,希望對您和其他新手爸媽能有所幫助。

      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