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新球拍:YONEX ASTROX 100 TOUR (AX100T)

在我爬完所有有關100TOUR的文章和國內外影片後,決定購買這支新球拍 - YONEX ASTROX 100 TOUR (4U),含線含握把布的入手價價格是2990元。不過很多人看到我買 ASTROX 100 TOUR ,大多會問為什麼不直上100ZZ?

緣由

首先原本在2014年買的 YONEX NANORAY 700RP (日本製,當時的入手價是3300元) 給了女王打,因為這支其拍更適合女王,而我改拿女王不打的 YONEX NANOSPEED 7000。個人認為NS7000也不錯打,只是NS7000比較算是雙打拍、且重量居然是2U,而且即便是BG65的線也常常被我打斷,導致我只能用更早前買的NS800,而NS800實在沒甚麼威力。

大概十年前若斷線重拉,最快隔天、最慢隔兩天就能取貨了,但近年來球館多了很多,球場的租金還比以前便宜,再加上台灣選手在國際羽壇屢傳佳績,導致打羽球的人激增,現在穿線都至少要等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而現在女王和兩個小孩也都開始打羽球了,所以打算再買一支球拍當主力拍,NS7000和NS800當作大家斷線後的備用拍。

物價飛漲,十多年前一把日製的頂級球拍只要三千元出頭,穿線也只要一百多元,現在普通的日製球拍已經到了四千以上,頂級的日製球拍則超過五千元,穿線也漲到三百多元(相信很快就會突破四百元)。既然都要添購球拍了,那麼晚買不如早買,更晚也只會更貴。

這支4U版的100TOUR最後是在蝦皮上購買的,2990元含穿線及握把布,由於滿三千免運費,所以還加購了幾雙的YONEX的襪子,還可以刷卡+零利率分期。線種店家有8種可以選(BG65、65TI、66F、66UM、68TI、80P、AS和AB),握把布也有6種可以選(Toalson龍骨握把、Yonex-AC108、Yonex-AC139、Infin、Goa、Godwin毛巾握把),我最後選擇25磅的BG-66 FORCE(100TOUR的官方推薦線種),握把布則選擇AC139,實際收到的球拍的製造日期是2022年11月01日。


此外也發現資料不一致的問題,100TOUR的官網多處標示此球拍的型號為AX100T(如上圖),但是在官方網站的型錄電子檔中,100TOUR的型號卻是AX100TEX。

選擇100TOUR的原因

售價

回到為什麼選擇了有點冷門的100TOUR(台製),而不是100ZZ(日製)的原因,其實主要就是TOUR售價僅有ZZ價格的59% (AX100ZZ約5070元,AX100TOUR約2990元),個人認為性價比TOUR比ZZ還好。

無論多好的球拍,只要有打球就有敲到球拍的風險,而只要有打球也會有線斷的機會,而斷線重拉線也會有塌掉的風險,如果日製頂級球拍只賣三千多元,我當然會選擇直上頂級球拍,但自從日製球拍漲破四千元、頂級日製球拍漲破五千元之後,我便不再追求頂級日製球拍了。

而且當年紀愈來愈大,也愈不在意球拍能有多大的威力,或是否有選手拿過,因為自己很清楚體能狀況與選手有很大的差異,選手有能力用頂級球拍能發揮球拍的威力,而我絕對不會有同樣能力。此外,100ZZ除了比較高階,也是比較有個性的球拍;100TOUR定位為進階球員使用的球拍,等級也僅次於駔高階的100ZZ,而我身為連業餘都稱不上、只是喜歡打羽球的普通人,再加上我打的球拍磅數已經從十多年前的28~29磅退到25磅,所以使用中高定位球拍應該已經足夠。

此外,台灣YONEX網站上也提供了「球拍推薦系統」,我選擇的球風是「力量」+ 注重的是「力量與機動性的完美平衡」+ 屬於「具備進階技術的中階球員」,得到的推薦結果就是 ASTROX 100 TOUR。

產地與規格差異

一般來說日本製的球拍比較好,不過與YONEX幾乎齊名的VICTOR球拍不也大多是台灣製造的,且我打的NS800就是台製球拍,雖然打起來與其他日製球拍確實有差,但也不會太差,所以我認為台製拍也是有一定的水準,更不用說100TOUR已經是YONEX台製球拍中最頂尖的了。此外,也有很多網友及Youtuber都有提到,TOUR的中管也是日本製的,只不過組裝是在台灣。

以下是球拍的詳細規格:

  • 彈性: EXTRA STIFF
  • 拍框: HM Graphite / Nanomesh NEO / Tungsten
  • 中管: HM Graphite / Namd
  • 長度: 10mm longer
  • 拍重/握把尺: 4U(Ave.83g) G5 , 3U(Ave.88g) G5
  • 建議穿線磅數: 4U 20-28lbs, 3U 21-29lbs
  • 平衡點:303㎜±1 (4u)、316㎜±1 (3u)
  • 產地:台灣

技術說明

Namd中管材質:
革命性的碳纖維材質,相較於以往的材質,更能在快速揮拍時能保持彈性,也就是能儲存並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Nanomesh NEO拍框材質:
相較以往材材質,它更堅固且更有彈性,也就能增加它所能爆發的最大能量。

AERO+BOX拍框:
同時採用兩種橢圓+長方形的設計,讓使用者能更清楚的感受到快速揮拍與擊球扎實感。

ISOMETRIC拍型設計:
這早已被多年的運用在所有的YONEX球拍上的老技術了,透過較方正的拍框造型,能擴大甜點區達7%,且在保持力量的同時維持一定的控制能力。

SOLID FEEL CORE:
拍框內部填充發泡物質,讓使用者感覺拍框是實心的,也可藉此減少拍框的震動。日本製球拍全部使用此項技術,但台製球拍僅部分型號採用此技術,而100TOUR便是其中之一。

ROTATIONAL GENERATOR SYSTEM:
這可說是ASTROX系列球拍的主打特色,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調整整個球拍不同部位的配重,讓使用者更能快速的控制球拍。

EXTRA SLIM SHARTS 技術:
更細也更強壯的中管,不過YONEX官網中的這部分提到這個技術了使用NANOMETRIC材質做出了更細也更強壯的中管,但在100TOUR的材質介紹中卻完全找不到NANOMETRIC,反而是看到100ZZ在拍框的部分有使用NANOMETRIC,但是你若仔細去查NANOMETRIC的應用似乎主要是在中管而不是拍框上。此外,我看了很多100TOUR的介紹網頁,有的有標示NANOMETRIC、有的沒有,但大部分是沒有的(尤其是官方資料),所以這個部份我猜測很多網頁只是誤植,100TOUR並沒有NANOMETRIC技術。

REXIS SHAFT中管設計:
理論上REXIS中管的意思就是利用Namd做出更細更強壯的中管,不過這點似乎和EXTRA SLIM SHARTS技術重複,我的理解是YONEX利用REXIS SHAFT設計出特別細的中管(EXTRA SLIM SHARTS),所以理論上REXIS SHAFT和EXTRA SLIM SHARTS應該只能列為同一的特色或技術。

ENERGY BOOST CAP+:
新一代的前套(CAP),更能控制球桿的變形方向。

NEW GROMMENT PATTERN:
讓縱向・橫向的網線分別穿過拍框的護條,可以分散擊球時的負荷,也可提高拍框的耐久性。

100TOUR = 100ZX?

雖然說100TOU算是比較少見的球拍,因為會買AX100系列的人,應該很多會選擇買ZZ,但不少網友及多項事證顯示這支2021年夏天上市的100TOUR,其實就是比TOUR還早一年發布的100ZX,因為兩者的材質數據與外型都一樣(如上),僅有顏色不同,而且在100TOUR出現之後,YONEX的官網上的100ZX也跟著從此消失,所以其實100TOUR沒有想像中的陌生,因為100TOUR其實就是100ZX。

100ZX因為比100TOUR早上市,累積了很多不錯的評價,而評價數量較少的TOUR所獲得的評價內容也幾乎和100ZX差不多,打過兩支球拍的大陸球友更用「打感不能說很像,只能說一模一樣」來描述這兩支球拍。普遍受到好評的100ZX不太可能只販售一年就停售,因此幾乎可以斷定100ZX=100TOUR,若將100ZX和100TOUR的評價和使用量合併來看的話,其實選擇這支球拍的人還是滿多的。

WHY NOT CHOOSE 100ZZ?

回到100ZZ,除了中管、拍框與T接與100TOUR不同之外,其餘皆相同的。
  • 拍框:100ZZ多了Namd、Black Micro Core及Nanometric技術
  • 中管:相同材質,但更細更硬
  • 內藏 T-JOINT:採用最新的設計(100TOUR採用的上一代的設計)
  • 生產組裝:日本
如果說100TOUR的中管是日本製的,只不過整支球拍是在台灣組裝的,那麼看起來應該是Namd這個新的碳纖維材質目前只有日本能夠製造,所以具有Namd碳纖維材質的球拍都是日本製,但這中間只有ASTROX  88、99、100的TOUR版中管是日本製造了以後再運來台灣進行組裝。

雖然ZX或TOUR的規格或採用的技術不如ZZ,但球友普遍地的感受ZX或TOUR比ZZ好上手,且也算得上是一支不錯的攻擊拍,此外也有少部分球友覺得TOUR比ZZ更好打,我更爬文到一位同時擁有ZZ和TOUR的球友,他的主力球拍是TOUR而不是ZZ。

如前面提到過的,對連業餘都稱不上、只是喜歡打羽球的我來說,好不好上手還更為重要,而且球拍未來還可能會讓女王和小孩也都打看看,所以與其多花2080元追求極致的攻擊力道,不如退而求其次,省下2080元換來一支攻擊利還不錯且更好上手的球拍,這就是我在爬過所有TOUR、ZX和ZZ的文章和影片後所做出的決定。

實際使用感受

以下我先提供對岸網友們的使用心得。
它的不對稱塗裝也容易讓人有種球拍歪掉的錯覺,還是一邊亮光漆一邊消光漆,而且從側邊看正反面的塗裝也並非完全對稱(總覺得左邊的漆比右邊的多),這都讓人使用起來有一種「看到就覺得哪裡怪怪」的感覺。如果可以選擇,我更偏向買左右對稱的球拍。



我原本就使用比較薄的握把布,而原廠來的握把布我覺得可以接受,所以並沒有換,就直接使用。以我打了約10小時的感覺來說,100TOUR揮拍的破風聲非常響亮,打遠球或殺球的時候會很有氣勢,但破聲的聲響似乎比擊球時的爆炸音來的響亮,這讓我感覺不太適應。而4U確實比2U的NS7000輕一些,但平衡點比NS700還多了一公分,整體來說雖然比較輕快、打連續球比較從容些,打遠球也能借到力,但球打起來感覺比較質量比較差,也就是擊球可能很大聲但球速不見得很快,導致殺球比較容易被接到、反而造成對手回球到網前的球接不到。此外,在揮拍速度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感覺很沒有彈性,造成非常多的網前小球飛不過去,需要比以前大上不少的力道才不會掛網,總之這球拍確實還需要時間才能上手,出界和掛網的球都變多了不少、被對手接到的殺球也多了不少,所以整理來說表現是比拿NS7000球拍還差了些(同樣的線和磅數)。

因為我也算用過很多球拍了,各類球拍我也都算很快上手,不過如果100TOUR這樣都能被說是好上手,個人認為100ZZ肯定很不好上手。

100TOUR也試著讓女王打看看,不過女王不太能以25磅的TOUR從己方後場打到對面的後場(大概只能飛到對面的中場),但她若是用24磅NR700PR是很容易辦到的。小球則是和我一樣,無法以習慣的力道讓球飛過往,所以大部分的小球都是掛網的。

【2023年2月更新】

很快的,不過才一個多月25磅的66F就被我打斷了,而有鑑於小球很容易掛網,所以想改用有彈性的線,而根據YONEX型錄,最有彈性的線是AS(反彈力11),其次為XB63(反彈力也是11)和66UM(反彈力10),而店家剛好沒有66U,也沒有AS,所以就用XB63看看,而且照理說XB63(耐久度7)還會比66UM(耐久度6)還耐用一點點,所以就用XB63看看。不過雖然數據上是這樣,女王的24磅XB63線也打2個月就斷了,不知道這次我能撐多久。(後記:這次的XB63在3月底的時候打斷了,所以大概只撐了1~1.5個月)

而我個人認為BGXB63比BG66F好打非常多,主要就是差在小球,再不需要刻意加大力道的情況下,比較能回彈不會掛網。殺球的部分,大概只有50%可以完美的打好殺球,成功率還有進步的空間。

每說到羽球拍就想要貼出用YONEX型錄上的球拍特性分布圖,感覺這樣比較能說的清楚,不過擔心直接引用YONEX型錄上的圖會有著作權方面的問題,所以我依照YONEX的方式做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版本的球拍特性分布雷達圖,也貼上來供大家參考,不過裡面僅列了我有興趣和我擁有過的球拍。其中灰色底色的並非源自YONEX型錄上的原始資料,因為YONEX早期的圖並非用軟硬和平衡點的方式來標示,而是以彈性/控球和單打雙打或攻擊防守等方式,由於圖形間不見得能夠轉換到今天的分布圖裡,也並未標示出適合哪種等級的球員,所以我依照球拍對於軟硬和平衡點的描述和參考以往的圖片所標示出來的位置,然後用灰色底來與其他球拍的做出差異。


【2023年5月15日更新】

從一月買到現在,已經斷了1 條66F和2條XB63,這次改穿大部分網友好評的KIZUNA D66,磅數也從原本的25改為26。D66一摸就覺得她非常的粗糙,和XB63差異很大。

磅數增加到26磅,對我沒太大的困難,雖然全盛時期也打到28磅,不過中間隔了十多年沒打球,使用磅數退回到23磅,但好歹最近也打了那麼久了,總是要有進步的吧。打遠球或殺球的聲音和感覺,不得不承認感覺非常好,不過無論是後場或兩側,球都很容易出界,失誤率比平常高出非常非常高,高到我全勝的紀錄被女王破了,但可以感覺得出來這線好打但我還不習慣。

從D66之後,我決定以後都儘量用同一種線,D66雖然費用較高,但若D66能比XB63耐用,也就是若D66能撐超過2個月+貨源穩定容易買的到的話,那麼我未來都會選擇D66;如果有其中一個條件沒達到的話,那麼我應該就會回歸使用XB63。

【2023年6月4日更新】

有點意外,26磅的KIZUNA D66竟然打不到一個月就斷了,但女王求拍打24磅的D66到現在兩個月了還沒斷,所以個人認為,在較低的磅數來說,KIZUNA D66比XB63耐用,但在高磅數來說可能D66比XB63還不耐用。

雖然D66在殺球或打遠球時真的感覺很爽,但是出界的失誤率實在太高,再加上D66似乎較不耐用,價格也比較貴,也比較不好買,所以新的線就沒有再穿D66了,改回XB63,而且磅數增加到28磅 (在最近比較密集打球的這半年來,磅數也終於回歸到28磅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