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的省油秘訣與心得分享

省油,就是省油錢和燃料稅,也可以節省燃油的消耗和廢氣/汙染的排放。以下收集幾點個人經驗和網路上的省油小撇步,有的有點 KUSO、有的可能有點偏激,然後分類為五大類共41條省油的竅門與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車輛方面:
  1. 購買省油車種:不過絕對不要直接就相信能源局公布的油耗數據 (或是能源標示),尤其該數據是在實驗室所做出的結果,不受外界氣候、路況和駕駛人的影響,所以該數據只能用來拿來參考和比較用。當然如果該車為油電、或是有引擎自動啟閉、ECO等省油模式,應該要優先考慮。而另外,前輪傳動車也比後輪傳動省油,當然四輪傳動最為耗油。
  2. 購買低風阻車輛:如同上面所提到的,風阻也不在能源局的測試範圍內,而時速80km/h時風阻佔所有阻力的60%;時速200km/h時風阻佔所有阻力的85%,這還沒有是都沒有考慮到外在的風速問題,所以車主也要注意車廠所公布的風阻係數來挑選車輛。一般來說低於0.3的風阻係數就已經不錯了,這尤其對長跑高速公路的人來說特別重要,而 0.28 的風阻係數對於平價車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水準,只是有的車廠並不見得會公布風阻係數。一般來說休旅車的風阻大於轎車,或是後視鏡在門板上的車款風阻比後視鏡在A柱窗戶的小等,都是在購車時可以注意的小細節。比方說,如果沒有特別的需求,就不建議購買風阻較大、重量較重的休旅車款。以下列出幾款能查到的風阻係數:三代Puris-0.26、十代Altis-0.29(不過有的網頁說是0.32)、Focus-0.31、Fit-0.29、Swift-0.32、一代Mazda3-0.28、二代Mazda6-0.29、八代 Civic-0.3、賓士新E系列-0.26、C系列-0.27、BMW E90-0.26、Alto-0.3、SX4-0.3、藍鳥-0.32、八代Accord-0.31、三代 Mondeo-0.297、六代 Camry-0.29、307-0.33。不過有關風阻係數我可能需要多作說明 ,風阻力=風阻係數*有效截面積*空氣密度*速度平方,所以說假設空氣密度和速度相同的話,風阻係數和迎風面積都是影響風阻大小的關鍵因素。以方說FIT與六代 Camry風阻係數同樣為0.29,但其實CAMRY因為迎風面積比較大,所以CAMRY風阻會比 FIT 大,而不是一樣大;相對來說,人騎機車的風阻係數大約是1,但因為人+機車的迎風面積比車小,所以事實上騎乘所產生的風阻是應該比汽車還要小的。
  3. 不要選購/加裝行李架,或是晴雨窗、大包、擾流板、尾翼等套件:大部分來說,這都會增加風阻和重量,而且這些配備大多是美觀大於實際效用,更別說加裝這些配備還要再另外花一筆錢了。
  4. 購買有瞬間油耗顯示的車種:有的車輛配有旅程電腦,且能儀錶板上明顯顯示瞬間油耗,通常有提醒駕駛人注意油耗的效用,有可能可以轉變駕駛人開車的心境,將原本的功能導向改變為節能導向。
  5. 預防吸熱或加強隔熱:一般來說深色車比淺色車還容易吸熱,所以購買淺色車或安裝隔熱效果良好的隔熱紙都可以降低冷氣的使用、逕而減少使用汽油,不過隔熱紙的選購要記得車輛安全法規。[淺色車約比深色車省油約1~2%]
  6. 定期保養:定期保養可以將引擎效率維持在最佳狀態,也可以考慮更換可降低引擎內部摩擦的節能機油。如果保養做不好,導致積碳、油料燃燒不完全,一樣會影響耗油,尤其注意空氣濾清器、火星塞及化油器的清潔,要多清積碳。四個輪胎的正確定位也很重要,減少車輪無意義的磨耗,也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如果油耗已經不佳,也可以考慮把行車電腦歸零,讓電腦重新學習駕駛人的駕駛模式。
  7. 更節能、輕量化的改裝:更換節能、重量輕、低滾動阻力的輪胎;切莫加寬加大輪胎,不僅增加阻力、也增加重量。 車輛的其他改裝也都要以輕量化為優先目標 (剎車卡鉗、碟盤、拉桿等),不過也不要亂改裝或過度改裝,以免得不償失。至於是否要拆掉備胎,就看大家的需求了。[每增加100公斤油耗增加約1~5%]
  8. 改裝瓦斯車:雖然瓦斯車會稍減車輛性能、也會占用行李廂空間和增加重量,但瓦斯車可節省約50%的燃料費,只是之所以省油錢並不是因為瓦斯的效率高,而是因為政府補助後的瓦斯價格只有汽油單價的一半,所以未來政府若沒了補助、而瓦斯費用也雖著汽油調整的話,這部分的優勢也將逐漸減少。另外,台灣的加氣站並不多,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是老車或許可以考慮更換較新、較省油的引擎。
  9. 加裝定速功能:有的車購買時雖然沒有辦法選配定速,但卻可以加裝。[省油10%以上]
  10. 改手排:手排車傳動效率約95%、傳統自排車約85% (非DSG等雙離合器變速系統),手排傳輸效率較傳統自排高10%
  11. 保持輪胎正常胎壓:胎壓太低會耗油、但太高則有抓地力降低、壓力過大爆胎的疑慮。[胎壓每減少5磅,油耗增加約1.5%以上]
  12. 加裝/改裝之省油配備效果有限:而很多人也曾試過加裝省油配備,不過絕大部分效果有限,改裝下來反而更花錢。而對於車廠來說,車輛是否省油將會是一大關鍵競爭要素,如果幾千元幾萬元的省油配備,在經過原廠或政府單位的精密測試後有其效果,且經過車廠精算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的話,早被原廠收購視為商業機密,也就不太可能有機會出現在你我面前公開零售了。

前方的風扇主要是用來給引擎散熱的,車輛並無實際移動,也就沒有風阻 
台灣目前使用的兩種油耗測試方式

二、駕駛習慣/方式:
  1. 緩和踩油門:起步時稍讓車子滑行再踩油門,漸進式的加速。 [急加速較緩加速耗油11~43%]
  2. 冷車與暖車:不要怠速暖車或是不要暖太久,冷車發動後應慢速行駛暖車,可省油及降低污染。[ 冷車怠速較暖車怠速耗油176.4%,冷車行駛較暖車行駛耗油15%]
  3. 保持車速: 尤其,每一款車都有經濟時速 (通常是60~80),在這個速度行駛時最省油,低於這個速度或高於這個速度油耗就會上升,再超過一定的速度後,油耗就會上升。不任意加速減速,行駛高速公路如使用 ETC 或 eTAG可減少對加速和減速的需求。
  4. 窗戶的啟閉也很重要:行駛高速公路務必關閉窗戶 (降低風阻);市區道路如需開窗也要兩側都開 (一前一後、開窗面積一大一小),讓空氣對流降低風阻;而四個窗戶全開也會增加風阻。[時速100關窗戶開冷氣比開窗戶關冷氣省油6%以上]
  5. 減輕重量:車上不放任何用不到的東西, 不必要的電器別用了 (減輕重量、減少耗電) 。[每增加100公斤油耗增加約1~5%]
  6. 停車、怠速:停車超過一分鐘可熄火,短於一分鐘不建議熄火;停紅燈超過30秒可打N檔踩剎車,不過頻繁的切換檔位容易造成變速箱的磨損,所以建議停止時間低於30秒時還是則維持打D檔踩剎車。 [D 檔剎車比空檔剎車耗油16.2%]
  7. 降低對冷氣的需求:利用「內在空氣循環」的功能降低車內對冷氣的需求。找個蔭涼地方停車,就可以減少冷氣的運轉。冷氣最冷開到25~26度就可以了;氣溫不高時可以關閉壓縮機只開送風;氣溫27℃以下,可以關閉冷氣改開窗戶(車窗開一半)。 [關閉冷氣可省油16%~24%]
  8. 正確的開冷氣步驟:先開車窗,讓車內的熱空氣往外排,如果有天窗的車子更好,因為熱空氣會往上昇,接著再發動引擎、開送風,一分鐘後再開冷氣,最後步驟才是關上車窗或天窗,如果養成習慣的話,在抵達目的地前五分鐘,關冷氣、開送風。
  9. 使用定速:多多使用定速功能,不過行駛山路則不要使用定速避免車輛頻繁的自動加速減速,反而增加油耗。另外,大雨天行駛高速公路也切勿使用定速,以免打滑失控。 [使用定速可省油10%以上]
  10. 不超速行駛:雖然高速公路行駛時速90比110省油20%,但這樣其實很危險,所以建議依照限速行駛即可,或是改行駛外線車道;市區同樣不要超速,可以的話儘量維持時速40~50。
  11. 保持距離:與前車保持行車安全距離並善用動能,有緩衝的距離和時間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加速或減速,又可以增加行車安全,一舉數得。
  12. 心平氣和:採緊迫盯人、或具有攻擊性的駕駛方式,將會大幅增加油耗達 33%。
  13. 避免雨天行駛:這也是個人最近才觀察到的心得,那就是雨天行駛會增加油耗。前陣子因為要出席喪事,臨晨行駛高速公路時碰到雨勢比颱風還大的暴雨 (但風不大),里程達數百公里。而大雨中高速行駛的危險性增加很多,是應該要放慢車速,但為了不耽誤時程我只好維持原速,這才發現我如果維持原本的油門深度,車速變只剩下八十多公里,而油門已經踩到快底了車速也才只有一百,我才意識到雨水帶給車輛的阻力非常大;觀察油耗紀錄果然該次的油耗表現落在非常差的水平,證明了雨勢也會影響油耗。 
三、路線規劃:
  1. 了解油耗狀況,以便規劃路線:了解用有車輛的市區/高速油耗特性,以便規劃最省油省時的市區和高速路線。 除非你是油電車,否則儘量避免出現在塞車的路段或時段。根據快遞業者統計,右轉比左轉省油,故規劃路線時儘量以右轉的路線規劃為優先。
  2. 事先規劃行程:出門前規劃行程和路段,最好一趟路程出去就可以完成多件事情。
  3. 單趟里程低於十公里不開車:前面提到冷車行駛較暖車行駛耗油15%,如果單趟的里程過少,可能讓引擎還處於冷車狀態,增加油耗和引擎磨損。
  4. 提早出門:不用急著趕到目的地,可以心平氣和的開車,也不用擔心會遲到。
  5. 停車位置:停車位最好在停車場出入口中間位置,而不停在距離行人出入口最近的位置, 比較不會因為找不到車位而多繞路 ;停車時可滑行至停車位上,出停車場時也會有距離可以稍微暖車和增加車速上坡,減少引擎負荷。停車時最好選擇倒車入庫 (車尾進停車格),開車時 (有可能也是冷車的狀態下) 不需要額外倒車,減少冷車時倒車、換檔的機會。有關停車位的選擇,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四、加油方面:
  1. 依照汽車說明書標示使用油料:不要盲目崇拜高辛烷值無鉛汽油,這樣也可以省下不少銀子。 汽油辛烷值為引擎抗爆震性之指標,是汽油引擎能否發揮其原有設計性能的重要因素。若原場標示之無鉛汽油不會產生車輛引擎爆震情形,則改用較高辛烷值無鉛汽油並不會使車輛更省油。
  2. 油不用每次都加滿:油箱不要每次都加滿,不過油量太少可能影響汽油幫浦散熱,所以建議市區開車可以只加半滿或 2/3 的狀態,長途開車才將油箱加滿,然後在油燈燈亮之前就加油。加完油記得鎖緊油箱蓋,避免油料揮發。
  3. 勿貪小便宜:不要貪便宜而加來歷不明的壞油,以免損壞引擎或油路、降低引擎效率,因小失大。
  4. 每周末關心油價:目前浮動油價都是禮拜一零點調整,所以如果要漲價了週末就多加點油;如果油價將要調降了就先不加油。
  5. 避免排隊:不要在人多的時候去排隊加油,因為光是等待的時間就已經白白消耗掉很多汽油了。如果知道下週會漲價而周日又不太會用車的話,其實週六應該是最好的加油時間,不要等到週日才加油。
  6. 加油加到跳停即可:加油不要超過油箱的上限,因為加滿油時容易揮發至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不但造成浪費,還對空氣造成危害。
  7. 加油以公升為單位:可避免油費計算因為四捨五入而有所損失。但這部分的誤差極小,就實際應用上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8. 尋找加油站:找離家最近、又便宜、汽油品質穩定的加油站,作為自己固定使用的油料來源。最好也可以觀察加油站和住家的距離,以便日後計算和比較漲價的差價費用和去加油站來回的費用是否划算。
  9. 選在早晨(夏季)、出發時加油:避免在加油站油槽熱的時候加油,因為油量是以體積計算,油也會隨著溫度熱脹冷縮 (對岸的詳細實際測驗)。雖然國外的加油機都有密度感測器,會把因為溫度而誤差的油給補回來,不過台灣是否有安裝這樣的還是個未知數。而如果是夏日,即使到深夜地下油槽也可能還是熱的,因此建議在早晨加油。長途開車時儘量在出發前加油,而不是回家時加油。而且因為新鮮的油越多,在高速行駛時加速感越充足;短時間內也不會因為需要添加油料而找路、繞路、排隊加油等情況。
  10. 注意看油罐車:據說加油站正有油罐車時就不要加油,因為如果已經卸完油了,油罐車補充的油料,會涌起槽底多年的沉積,很有可能就加到你的油箱裏。如果還沒卸油,也有可能油槽的油所剩不多,也有可能會加到槽底的沉積。
  11. 爭取優惠:使用信用卡或是自助加油取得更多加油優惠。
五、其他方面:
  1. 想省油首先要知道自己耗多少油:詳細記錄車況與油耗。注意,請勿只單純紀錄里程數和油量消耗,因為里程多當然油費就高、高速路段多當然油耗就比較少,根本無法從中了解車況。建議採用和小弟一樣的方法來詳細記錄愛車的是需和高速里程以及油耗,就可以清楚的了解車況與油耗。
  2. 舉辦省油比賽:無論是公司內部或是家人、朋友之間,都可以舉辦小型省油比賽,給予用油量最低的人獎勵。
總結來說,想要真正做好省油,多瞭解愛車的使用特性其實才是關鍵;而沒有必要時不開車,才是真正最省錢、環保的作法。

留言